熱點關注:四川成都市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
記者日前從成都市有關部門獲悉,作為公園城市示范區和國家低碳試點城市,四川成都市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,“十三五”期間以年均1.6%的碳排放增長支撐起年均7.3%的經濟增長,公園城市建設案例入選全球28個應對氣候變化基于自然解決方案,綠色低碳正逐步成為成都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。2022年1-9月,成都市綠色低碳產業產值達1643億元,同比增長20%。成功簽約重點項目30個,簽約額達1372億元,52個在建項目已完成投資138億元,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。
優化產業布局,強化協同聯動。展開一張“綠色”地圖,成都全市綠色低碳產業空間布局各展其長、競相發展。同時,依托成都在科研、制造、人才、市場等方面優勢和“一市三州”在清潔能源、礦產資源開發和綠色光伏、儲能、氫能資源利用等方面優勢,成都積極探索“研銷在成都、共建產業鏈、綠電齊共享”跨區域合作模式,協同推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充分發揮央企省屬企業在資金、管理、人才、技術、品牌優勢和成都的市場優勢,成都市和央企省屬企業合作,按照市場化方式,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加強鏈主企業內培外引,推動產業集群加快形成。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。成都按照產業建圈強鏈思維,全面落實“八個清”要求,繪制產業圖譜,梳理綠色低碳重點目標企業100家,獲取重大項目信息36條,提升項目招引培育的精準性和有效性。強化鏈主企業引進。成都依托鏈主企業,以打通產業鏈關鍵環節為重點,引進核心配套,豐富產業生態,加快形成產業集群。
實施綠色低碳產業科技創新,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。成都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,推動產業鏈延展、價值鏈提升,以科技創新助推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。目前,成都建立了由綠色低碳產業集團牽頭,10余家在蓉高校院所支撐,76家綠色低碳骨干企業參與的產業創新聯盟,在技術研發、生產制造、示范應用、市場開拓等方面開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,通過創新資源優化組合,做強產業鏈,做大產業增量。